在“服务器管理”页面,点击具体的服务器名称,可以查看/修改服务器相关信息。
图1 服务器详细信息(单机版)
图2 服务器详细信息(集群版)
项目 | 描述 |
---|---|
编辑 | 点击“编辑”按钮(仅集群版支持),可以编辑节点名称及节点描述信息。 |
重映射 | 点击“重映射”按钮(仅集群版支持),可以变更父节点名称。 |
服务器ID | 服务器ID。 |
节点名称 | 节点在集群中的全路径名称(仅集群版支持),从根节点开始,使用name:name:name格式来唯一标识该节点的名称。 |
父节点名称 | 该服务器的父节点名称(仅集群版支持)。 |
业务IP | 业务网的IP和端口号。 |
集群IP | 集群网的IP。 |
基础服务 | 服务器上的基础服务(仅集群版基础服务器支持),包括基础服务名称、对应的状态和数据目录。
|
端口 | 目前HBlock占用的端口:
|
软件版本 | 软件版本号。 |
状态 | 服务器状态:
|
iSCSI目标信息 | iSCSI目标门户IP和端口。 iSCSI目标门户IP:IPv4或IPv6格式。 端口:整型,取值为[1, 65535]。 可以根据下拉选项,启用或禁用iSCSI目标门户IP和端口。点击“删除”,可以删除iSCSI目标门户IP和端口。 若服务器与客户端不在同一网段(如服务器位于内网,客户端位于外网),通过NAT设备(如路由器)进行连接,则需要将NAT设备的外网地址和端口添加到服务器,而使得外网的客户端可以正常与该服务器的Target建立iSCSI连接。 |
数据目录信息 | 数据目录:服务器中,用于存储用户数据的绝对路径,点击“+”按钮,可以添加数据目录。 说明 对于新增的数据目录,建议设置开机自动挂载,或使用已设置自动挂载的目录或子目录。 注意 数据目录中不能包含逗号(,)。每台服务器最多只能添加100个数据目录。 |
容量:数据目录容量。 | |
已用容量配额:数据目录已用容量配额,当HBlock的使用空间一旦达到配额,就立刻阻止数据写入,不允许再使用超出配额的空间。 | |
容量配额:可以点击“修改”按钮,修改容量配额。 | |
健康状态:
| |
健康详情:
| |
默认数据目录:是否是默认存储LUN数据的数据目录(仅单机版支持)。 | |
| |
远程协助服务器 | 远程协助服务端的Host(IP或域名)和端口号、是否启用远程协助。 请联系软件供应商获取服务端的Host(IP或域名)和端口号。 |
注意
- 默认情况下,远程协助功能处于禁用状态,可随时启用。启用后,工作人员有权登录Linux系统诊断问题。远程登录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具有安装HBlock的用户和开启远程协助操作的用户的权限。远程协助时的所有操作记录可通过服务器的日志文件logs/remoteaccess/remote_access.log 查看。
- 如果启用了远程协助功能,则意味着您相信工作人员,并授权访问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工作人员将尽力诊断问题并确保数据安全。但是由于系统环境的复杂性,工作人员对远程协助引起的任何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