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迁移完成后,没有失败对象的情况下,为什么目的端桶对象个数/大小与源端桶对象个数/大小不一致?
若源端桶内对象个数>目的端桶内对象个数:
可能为源端存在新增数据,您可以再次创建评估任务,查看评估后的结果源端已扫描对象数是否与上次迁移的数据一致。若比对已扫描对象数不一致,则为存在新增数据。
若源端桶内对象总大小>目的端桶内对象总大小:
- 源端存在碎片文件:迁移服务无法迁移碎片文件。
- 源端开启多版本对象:迁移服务不支持迁移多版本数据,仅迁移最新版的对象。
- 对象大小统计规则差异:部分源端云服务商在对象不足64 KB时,统一按照64 KB统计,导致容量不一致。
若源端桶内对象个数<目的端桶内对象个数:
- 对象存储控制台,统计可能存在部分时延,迁移后需要等待少许时间。
- 迁移时业务系统已经切换到天翼云,并自动写入的新数据导致。
若源端桶内对象总大小<目的端桶内对象总大小:
- 目的端桶存在残留的碎片文件(任务暂停后未重新恢复,迁移服务会在目的端存在碎片文件)。您可清除目的端桶的残留碎片文件。
2. 输入对象前缀时,实际并未迁移指定前缀的对象,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前缀的输入有误。迁移服务支持源端指定对象前缀,该前缀为包含着对象所在目录路径的内容,而非仅对象名称的部分,格式为:文件夹/对象前缀。
例如:桶内的根目录有目录A,目录A下有待迁移对象的名为old-filetest.jpg 和 old-image.png,则实际待迁移对象的名称应为:A/old-filetest.jpg 和 A/old-image.png。指定前缀时,不能仅输入“old-”,而应该输入“A/old-”。
3.迁移任务执行后,任务中断怎么处理?
迁移任务平稳运行依赖源端和目的端的对象存储正常访问和网络的连通,中断可能是源端或目的端的对象存储桶的服务故障、访问信息和访问权限改变导致。您可以检查源端与目的端的服务是否正常、访问信息和访问权限是否有改动进行排查。
4.针对归档数据的迁移场景下,迁移服务指定目的端存储类型为“归档存储”时,迁移后迁移对象全部失败是什么原因?
- 源端的归档数据未手动解冻导致:迁移存储类型为归档的对象需解冻后才能执行迁移。请您务必先全部解冻源端的归档数据,未解冻和解冻中的数据会迁移失败。解冻后的数据请务必保证不会在迁移中再次冻结数据,请您根据待迁移的数据总量确保解冻时长,以防迁移期间数据再次变成冻结状态。
- 目的端(ZOS)为多AZ的存储桶:天翼云对象存储ZOS的多AZ存储桶不支持“归档”的存储类型。若您的目的端桶为多AZ的存储桶,迁移服务指定目的端存储类型为“归档存储”,则迁移结果会全部迁移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