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实现
redis的hash数据结构和java的HashMap虽然不同,但是有异曲同工之妙,value是键值对,相当于HashMap,对于hash碰撞也是采用的类似于HashMap的处理方式,数组+链表,更适合存储对象,将一个对象存储在hash类型中会占用更少的内存,且可以更方便的存取整个对象
编码格式
编码 | 对象 |
---|---|
OBJ_ENCODING_ZIPLIST | 使用ziplist |
OBJ_ENCODING_HT | 使用的hash table |
set有两种编码格式
ziplist 一开始存储使用的ziplist,但是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会转换为hash table hash table
#根据该配置项来进行编码转换的
# ziplist的节点数量限制
hash-max-ziplist-entries 512
# 键或者值的长度限制
hash-max-ziplist-value 64
源码结构
// 哈希表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dict {
// 类型
dictType *type;
// 私有数据,存储一些额外的数据
void *privdata;
// 哈希表
// ht[0]:用来存放真是的数据
// ht[1]:用于扩容/缩容
dictht ht[2];
// 哈希表重置下标,指定的是哈希数组的数组下标
//rehash 如果为-1表示没有进行rehash,用来记录迁移的索引位置
long rehashidx; /* rehashing not in progress if rehashidx == -1 */
// 如果大于0,则暂停rehash
int16_t pauserehash; /* If >0 rehashing is paused (<0 indicates coding error) */
} dict;
typedef struct dictht {
// 哈希表数组,保存的是dictEntry结构的数据,就像HashMap中的Entry一样,存储的KV键值对
dictEntry **table;
// 哈希表大小
unsigned long size;
// 哈希表大小掩码,用于计算索引值
unsigned long sizemask;
// 哈希表已有节点数量
unsigned long used;
} dictht;
typedef struct dictEntry {
// 键
void *key;
// 值
union {
void *val;
uint64_t u64;
int64_t s64;
double d;
} v;
// 下一个哈希节点,链表,为了解决哈希冲突问题,形成链表
struct dictEntry *next;
} dictEntry;
redis哈希冲突将新节点添加在链表的表头
过程分析
添加元素
向字典中添加元素,将会为字典中的ht[0]分配空间,默认情况下table数组为4(DICT_HT_INITIAL_SIZE),新添加元素的键值会经过哈希算法确定哈希表数组的位置,进行添加,如果两个不同的键经过哈希算法产生相同的哈希值,就会发生哈希冲突,采用链表的方式,新元素会放到链表头节点(与java7类似,因为新增加的节点,大概率会被再次访问)
扩容
扩容的时候会将ht[0]的所有键值都迁移到h[1]中,当节点全部迁移完毕后,释放ht[0]的占用空间,并将ht[1]设置为ht[0],由于redis中可能存的数据量比较大,所以进行rehash的时间可能会很长,而rehash又是一个阻塞的操作,所以redis采用的是渐进式的迁移方式,rehashidx就是为这个操作而设置的属性,用来记录索引位置的,默认为-1,当进行迁移的时候设置为0,每次接收到增加,删除,查找,更新命令时,除了执行该命令外,还需要将rehashidx索引上的节点迁移到ht[1],迁移之后,rehashidx+1,当所有的数据都迁移到ht[1]中时,rehashidx会被重新设置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