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评价是五育工作的重要组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特别要求,“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同时又特别强调,“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因此改革五育测评,建立科学人文主义德育评价范式,以智慧教育创新质性评价方法势在必行。
建立可量化、可执行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
以客观的评价标准和结果,对不同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比较和甄别,是科学评价的基本定位和追求。区别于以五育课程成绩来作为德育评价的依据或者其他单一维度的评价指标,一个可量化、可执行的、全面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德育评价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指引。
拓展评价标准,构建全员参与的评价主体
五育应该给每个学校自主的空间,提供多样化建设和发展的可能性,拓展五育评价标准,使五育一体化与特色化、多样化完美结合。五育评价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尤其是作为一种教育改进手段,必须有当事人的参与,没有当事人参与的德育评价,无助于学校五育的改进和发展,学生作为直接当事人,应该掌握五育评价的主动权。同时,教师和家长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他们是学生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引导者,不仅了解学生的五育发展状况,而且负有引导学生发展的责任。因此,教师和家长同样是学生五育发展的评价主体。进而需要构建一个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全员参与、多方保障的共育平台。
实现客观的、科学的、过程的评价方法
测量作为现代教育评价的手段,改变经验性评价的主观性,以客观的、有效的数据作为评价依据,是科学的评价方法。五育的形成是不断累积,从量变到质变提升的过程,五育评价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它需要一个过程,是一种过程性评价。
形成激发学生自主动力的多元化发展趋向评价过程
就本质而言,五育是一种自律机制,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五育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组成,五育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真知、真信、真行。因此要使学生唤醒自我意识,提升自主动力,驱动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从被动走向自觉,让优秀品质成为习惯。
呈现动态的、丰富的、可评估的评价结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就评价结果而言,通过信息技术,以学生行为为依据,注重数据的动态量化和丰富性,实现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呈现是科学有效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