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数据技术和政策的助推下,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进程逐渐加速。2015年《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已将“建设教育文化大数据”定为国家战略。这不仅是时代对教育行业的赋能,同时也对教育行业如何进行数据治理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挑战。2022年1月12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强调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推动“互联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2022年2月8日,《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与智能升级。文件中对数据治理提出了更高层级的要求:“强化数据挖掘和分析,构建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新模式”。
随着学校信息化的发展产生了更多、范围更广的数据,开放教育学校也会积累大量的数据。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作为学校的重要资产,如何直接发挥其价值与作用,已经成为未来教学、学生管理、校务运行等决策的关键点,因此需不断扩展数据应用,让数据活起来,使全校师生从中得到便利和价值。
但开放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仍面临以下问题:
一、学生角度
1、没有系统的学员管理方式,主要沟通渠道是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学习平台缺乏有效的学习指导或服务支持,无法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远程教学模式使得师生互动较为缺乏;
3、各类课程繁多,教学资源获取困难,学生无法清晰规划学习路径,导致学习效果差、效率低;
4、各种信息统计类表格需要线下手工填写,无法实现“一表通”;
二、教师角度
1、课程资源编排资源难易不合理,教师排课主要用纸质EXCEL进行,课程进度不好掌控,教育课程计划很难定期完成;
2、学生考勤管理无法有效控制,教学资料、数据管理无固定存放地点,纸质易被损坏;
3、大量学生数据通过Excel表管理,增加日常工作量;
4、远程教育中,一线教职人员面对更多的学生群体、更复杂的个体知识背景、更多样的学习环境,仅凭传统工作路径已经难以达到个性化的服务诉求。
5、教职人员对于数据监控预测和可视化数据支持的需求更为强烈,但一线教职人员对教育数据的信息获取,往往停留于浅层分析,难以深入到数据的多维多性之中。
因此有必要创设大数据分析团队,准确快速地帮助教师、教学设计师、管理人员等解析复杂的教育数据,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支持或行动计划,辅助开放教育管理部门实时监测教学过程质量并给予及时指导;
三、学校角度
1、学校IT系统缺少统一设计与顶层规划,系统众多且功能存在重复;
2、开放大学中不同人员以及不同学校及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问题严重,需构建全一体化数字平台促使各业务系统数据的整合与共享;
3、对在线教学的全周期过程监测和干预不足,无法为开放教育过程提供课程决策支持,致使教育效果差;
4、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教育舆情决策支持不足,造成学生、教师流失;
5、招生难,获客成本高,人工成本高,且效率降低;
6、推广难,推广模式单一,触及学生群体较少学生类别较单一;
四、最大痛点:
痛点一:
大量业务数据通过线下Excel表管理,数据资产缺乏统一管理,无法释放数据价值;
解决方案:
1)通过数据资产建设汇聚全域数据,实现数据共享与价值挖掘;
2)开发数据智能填报工具,降低手工数据维护成本,提升数据质量;
3)通过建设统一数据平台,实现数据治理,统一数据服务出口并提供指标数据反哺各应用系统;
痛点二:
远程教育中对数据监控预测指标和可视化数据支持的需求更为强烈,但由于对数据理解停留于浅层,教职人员难以进行数据多维分析;
解决方案:
1)通过分析数据指标,辅助开放教育管理部门实时监测教学过程质量并给予及时指导;
2)建立数据指标平台,帮助教师、教学设计师、管理人员等利用平台快速生成简单的数据指标,解析教育数据,完成标签画像定制,并进行可视化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