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conf
#配置文件使用方法
# ./redis-server /path/to/redis.conf
################################## conf引用 ###################################
#可以把配置参数放到其他conf配置文件中,然后引入进来。
# include /path/to/local.conf
# include /path/to/other.conf
################################## 常规参数 ###################################
#是否在后台执行,yes:后台运行;no:不是后台运行
daemonize yes
#是否开启保护模式,默认开启。开启后,只能根据配置的bind地址和密码进行访问。
protected-mode yes
#redis的进程文件
pidfile /var/run/redis/redis-server.pid
#redis 端口。
port 6379
#TCP连接中已完成队列(完成三次握手之后)的长度,不能大于Linux系统定义的/proc/sys/net/core/somaxconn值,默认511。
tcp-backlog 511
#现在redis访问地址
bind 127.0.0.1
#unix socket。
# unixsocket /var/run/redis/redis.sock
#unix socket使用文件权限
# unixsocketperm 700
#客户端空闲超时时间(秒),超时后服务端会断开连接,0标示服务端不会主动断开连接。
timeout 0
#tcp是否为长连接。0标示不开启长连接,非0标示长连接心跳值(秒)。
tcp-keepalive 0
#日志级别。包括:debug、verbose、notice、warn,默认notice。
loglevel notice
#日志路径。
logfile /var/log/redis/redis-server.log
#是否打开记录syslog功能
# syslog-enabled no
#syslog标识符。
# syslog-ident redis
#syslog设备
# syslog-facility local0
#数据库数量,默认使用DB0。
databases 16
################################ 快照(持久化)配置 ################################
# 900秒(15分钟)内有1个1key值改变就进行一次持久化
# 300秒(5分钟)内有10个key值改变就进行一次持久化
# 60秒(1分钟)内有10000个key值改变就进行一次持久化
s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