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下创建虚拟网卡bond0的配置文件ifcfg-bond0,内容如下
DEVICE=bond0
BOOTPROTO=none
BROADCAST=192.168.168.255
IPADDR=192.168.168.1
NETMASK=255.255.255.0
NETWORK=192.168.168.0
ONBOOT=yes
TYPE=bond
GATEWAY=192.168.168.250
USERCTL=no
BONDING_OPTS=”mode=1 miimon=100”
然后分别修改eth0和eth1的配置文件(网卡名需要ifconfig查看实际名称)
ifcfg-eth0内容: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USERCTL=no
MASTER=bond0
SLAVE=yes
ifcfg-eth1内容:
DEVICE=eth1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USERCTL=no
MASTER=bond0
SLAVE=yes
其中miimon=100表示每100ms检查一次链路连接状态,如果不通则会切换物理网卡
mode=1表示主备模式,也就是只有一块网卡是active的,只提供失效保护。如果mode=0则是负载均衡模式的,所有的网卡都是active,还有其他一些模式很少用到
primary=eth0表示主备模式下eth0为默认的active网卡
miimon是毫秒数,每100毫秒触发检测线路稳定性的事件。
mode 是ifenslave的工作状态。
一共有7种方式:
=0: (balance-rr) Round-robin policy: (平衡抡循环策略):传输数据包顺序是依次传输,直到最后一个传输完毕, 此模式提供负载平衡和容错能力。
=1: (active-backup) Active-backup policy:(主-备份策略):只有一个设备处于活动状态。 一个宕掉另一个马上由备份转换为主设备。mac地址是外部可见得。 此模式提供了容错能力。
=2:(balance-xor) XOR policy:(平衡 策略): 传输根据原地址布尔值选择传输设备。 此模式提供负载平衡和容错能力。
=3:(broadcast) broadcast policy: (广播策略):将所有数据包传输给所有接口。 此模式提供了容错能力。
=4:(802.3ad) IEEE 802.3ad Dynamic link aggregation. IEEE 802.3ad 动态链接聚合:创建共享相同的速度和双工设置的聚合组。(我不是太懂。)
=5:(balance-tlb) Adaptive transmit load balancing(适配器传输负载均衡):没有特殊策略,第一个设备传不通就用另一个设备接管第一个设备正在处理的mac地址,帮助上一个传。
=6:(balance-alb) Adaptive load balancing: (适配器传输负载均衡):大致意思是包括mode5,bonding驱动程序截获 ARP 在本地系统发送出的请求,用其中之一的硬件地址覆盖从属设备的原地址。就像是在服务器上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一样。
这些选项可以用命令:# modinfo bonding 来查看
重启机器后可以看到虚拟网卡已经生效,可以通过插拔两个物理网卡的网线来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