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re文件的生成
1.1 /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
系统文件 /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 记录core 文件格式及保存目录。可以带绝对目录,或者相对目录。如果是绝对目录,则所有进程的core文件保存在该目录,如果是不带目录则core生成后保存到 该进程的可执行文件的同目录下,相对目录则基于可执行文件的目录。该配置对服务器内的所有进程生效。
例如 可执行文件为:/usr/local/openresty/nginx/sbin/nginx
1)/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文件内容:core-%e-%p-%t
则生成的core文件为:/usr/local/openresty/nginx/sbin/core-nginx-226-1695021268
2)/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文件内容:../core-%e-%p-%t
则生成的core文件为:/usr/local/openresty/nginx/core-nginx-226-1695021268
3)/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文件内容:/usr/local/core-%e-%p-%t
则生成的core文件为:/usr/local/core-nginx-226-1695021268
1.2 文件的修改
对 /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 内容的修改可通过系统命令及重写该文件的方式修改,通过vi 或 vim 文本编辑器方式修改文件,则修改不了
1)系统命令
sysctl -w kernel.core_pattern=core-%e-%p-%t
2)重写文件
echo "core-%e-%p-%t" > /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
1.3 命名的特殊字符介绍
%%:单个%字符
%p:所dump进程的进程ID
%u:所dump进程的实际用户ID
%g:所dump进程的实际组ID
%s:导致本次core dump的信号
%t:core dump的时间(时间戳格式,由1970年1月1日记起的秒数)
%h:主机名
%e:程序文件名
1.4 其他
各进程可以通过设置工作目录的方式调整core文件的生成位置,例如nginx可以通过
working_directory /usr/local/openresty/nginx/logs;
将core文件生成位置改为/usr/local/openresty/nginx/logs目录下。但是core_pattern为相对目录及绝对目录的设置仍会生效,只是相对目录基于的工作目录发生变化。
二、core文件名携带pid
2.1 /proc/sys/kernel/core_uses_pid
系统文件 /proc/sys/kernel/core_uses_pid 决定core文件名是否携带pid,如果值为 1, 即使core_pattern中没有设置%p,最后生成的core dump文件名仍会加上进程ID。值为0或其他 则不会加上进程ID。
例如:
/proc/sys/kernel/core_uses_pid:1
/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 core-%e-%t
生成实际格式为:core-%e-%t.%p
2.2 设置方式
1)系统命令
sysctl -w kernel.core_uses_pid=1
2)重写文件
echo "1" > /proc/sys/kernel/core_uses_pid
三、core文件生成大小
通过 系统命令 ulimit 设置。例如
ulimit -c unlimited core文件生成大小不限制。
如果 ulimit -c <size>, 大于size的core文件则不会生成
ulimit -a 查看当前资源限制
四、测试
kill -6 <pid> 测试是否产生core文件